科研人员揭示中链脂肪酸受体的配体识别和G蛋白偶联的分子机制
游离脂肪酸由以羧酸为末端的碳氢链组成,是人类和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,在许多细胞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信号分子角色。中链脂肪酸是一类碳链长度为8-12个碳的羧酸,包括癸酸(C10)、十一酸(C11)和月桂酸(
Protein Cell | 松阳洲组成功开发高效的基于相分离蛋白辅助的CRISPR转录激活工具
该项工作证明了相分离蛋白融合CRISPRa系统可以使转录激活效率进一步提高,为CRISPRa工具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。该项研究开发了新型相分离蛋白辅助的转录激活工具dCas9-VPRF
华东理工团队利用解脂耶氏酵母高产虎杖苷达6.88G/L,系迄今微生物宿主中的最高滴度
近日,华东理工团队在 Bioresource TechnoloGy 杂志上发表文章”Metabolic enGineerinG for the hiGh-yield production of pol
华大智造DNBSEQ-G400在拉脱维亚正式启动量产
近日,华大智造宣布DNBSEQ-G400(该产品在境内销售名称为MGISEQ-2000)高通量测序仪海外生产线在拉脱维亚基地里加正式启用,标志着华大智造在全力提升海外测序仪市场交付能力
G蛋白信号在心脏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
G蛋白偶联受体(GPCR)是最大的跨膜蛋白家族,其作用是将细胞外刺激转化为细胞内信号反应。人们发现G蛋白信号传导(RGS)表达或功能的紊乱可能导致多种心脏代谢疾病的发病机制。
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在G蛋白偶联受体中的应用
泛素-蛋白酶体系统(UPS)是细胞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之一。近年来,人们开发了UPS人工降解靶蛋白的方法。靶向蛋白质降解物作为发现研究的生物工具是非常有用的。
50万中国人队列首次揭示,年均PM2.5每增加10μG/m³,食管癌风险上升16%
研究者发现,PM2.5水平每增加10μG/m³,食管癌风险就升高16%!如果将参与者按照PM2.5暴露水平依次分为四组,那么最高组相较最低组,风险足足升高32%!
Protein & Cell|清华大学医学院那洁组揭示长非编码RNA LncSync调控小鼠心肌稳态及心脏肥大的作用
本研究揭示了一个在小鼠心脏中富集的lncRNA的生理功能,并阐释了背后的分子机制。研究结果为心脏病理性肥厚的发病机理提供新的线索,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分子靶点。
华大智造DNBSEQ-G99测序仪获批欧洲“通行证”
华大智造始终致力于成为“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缔造者”。未来,华大智造将坚持全球化战略布局,以领先的科技实力提供更多生命科技的核心工具,赋能人类健康事业,给世界更多选择的权利!